2024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真题考点总结:第七章(占比13分)
2024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真题考点总结:第七章(占比13分),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我会为您整理一些关键知识点和常见题型的解析。
常见题型解析
- 单选题:
- 问题1: 施工单位应设立安全文明施工费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安全文明施工费的用途有( )
- 答案: B. 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C. 培训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E. 改善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
- 解析: 安全文明施工费主要用于购置和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培训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以及改善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
- 问题1: 施工单位应设立安全文明施工费专用账户,做到专款专用。安全文明施工费的用途有( )
- 多选题:
- 问题2: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参加竣工验收时,对现场验收宜重点监督的内容有( )
- 答案: A. 验收组织形式;C. 验收程序;D. 标准规定的执行情况
- 解析: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重点监督验收组织形式、验收程序和标准规定的执行情况,确保工程验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 问题2: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参加竣工验收时,对现场验收宜重点监督的内容有( )
- 案例分析题:
- 问题3: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正确信息有( )
- 答案: B. 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周;D. 工作E的总时差为2周
- 解析: 在时标网络计划中,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周,工作E的总时差为2周。总时差表示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问题3: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正确信息有( )
如果您有具体的题目或知识点需要详细了解,请告诉我,我会为您提供更详细的解答。
“2024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真题考点总结:第七章(占比13分)-环球一级建造师”正文阅读:
2024年一建考试已圆满结束,《项目管理》这一科目,有不少考生吐槽今年的考题,可谓是难出新高度!偏题很偏,基础题很基础,考察了一些教材新增的考点。本文总结了2024年一建管理科目真题考点:第七章,考察了7个单选题和3个多选题,分值占比13分,备考价值较大,建议收藏!
第七章真题考点总结
真题考点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因果连锁论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强调个别人是事故根源)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结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措施:①人员选择,即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
②人事调整,即把企业中的事故频发倾向者调整岗位或解雇。
2.事故因果连锁论
事故因果连锁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提出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这一论断,而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 进程进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不过,从事故原因看,海因里希认为生产安全事故存在 “88:10:2”的规律,即100起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只有2起是难以预防的,即所谓的“天灾”;又因为机器是由人设计制造和维修,环境需要人去改善,所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发生中占绝对地位。
海因里希统计分析了55万起机械事故发现,无伤害事故、轻伤事故、死亡及重伤事故之间的比例为300:29:1,即在330起事故中,有300起无伤害事故(未遂事故), 29起轻伤事故(轻微事故),1起死亡与重伤事故(严重事故),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亦称“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或“海因法则”)。
意义: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存在更多的轻微事故和未遂事故,因此要从控制事故隐患入手加强安全管理。(常在河边走,必然会湿鞋)
真题考点二:危险源分类及控制
1.危险源分类及其控制
1) 危险源分类施工生产危险源是指施工现场及施工生产过程中危险的根源、可能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状态或行为,或两者的组合。
危险源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1)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后果的严重程度)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机械能、电能、势能、化学能、热能等) 的根源,包括施工现场或施工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①能量源:变电站、锅炉、压力容器、炸药、行驶中的车辆、作业中的机具。
② 危险物质:一氧化碳、氮气;炸药、氯气、苯、二氧化硫等。
(2) 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以及防护措施缺乏或失效的因素。
包括:①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状态)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③环境不良(环境不安全条件) 及④管理缺陷等因素。
2) 危险源控制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第一类危险源是固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主要采用技术手段加以控制,包括消除能量源、约束或限制能量(针对生产过程不能完全消除的能量源) 、屏蔽隔离、防护等技术手段,落实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通过管理手段加以控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规避环境不良(不安全条件) ,包括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基础工作,明确控制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实施考核评价和奖惩等。
真题考点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对人体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阀值的能量引起的(人体接触了超过其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人体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轨迹交叉理论
①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将安全事故归因为人的因素;
②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没有一起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引起的,且几乎所有的伤害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物——机械是由人设计、制造和维护的,环境需要人去改善,因而物的不安全也是人造成的)。
③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揭示了事故的物理本质,但认为能量意外释放是人的原因或物的原因造成的,因而,事故发生原因仍然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轨迹交叉理论则基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 全状况共同作用进行事故致因分析。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交叉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交叉的时间和地点就是发生伤亡事故的时间和空间。人的失误难以控制,因此,首先应考虑实现生产过程、生产条件,即机械设备、物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同等重要,但更加侧重于物)
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侧重于:
①在设计生产工艺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人与物的接触;
②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出现;
③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将人、机器、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目标是追求系统安全。
结论:
①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只注重人(操作员)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硬件)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②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 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③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
④ 只能把危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即可接受的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万一发生事故,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
“2024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真题考点总结:第七章(占比13分),环球一建-一级建造师报名网”,这是一篇对一级建造师考生有帮助的文档。信息来源:“2024年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真题考点总结:第七章(占比13分)”。一级建造师的考试是不容易的,一级建造师报名网小编为考生提供最佳的备考资源,更多的在线试题,每日一练,长期的做题,熟练的掌握题型以及类型,获得更多的信息点击:“《工程项目管理》”。只有持久的坚持,才有顺利过关的机会!
声明:环球一级建造师全部内容由互联网收集获取,或者用户自发上传,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环球一级建造师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和解释以及后续服务。如果大家发现有涉嫌版权,欢迎发送邮件至:661028@qq.com qq.com进行举报,必须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